歐冠開戰,群雄逐鹿 精準預測等你來戰!
今晚預測準嗎?贏就拿大獎!

熱血對決開打!精準預測比分,立刻抱走豪禮,球迷必玩活動🔥

點我預測

痔瘡術後可以喝酒嗎?

作者: 健康飲食小秘書
2025-04-29T14:22:04.954070+00:00

痔瘡術後飲食全攻略:傷口癒合、排便順暢,告別不適!

痔瘡手術後,飲食的調整對於傷口的癒合、排便的順暢,以及整體復原都至關重要。許多患者在術後都會有各種疑問,尤其「痔瘡術後可以喝酒嗎?」更是許多人的關注焦點。本篇文章將針對痔瘡術後飲食的各個面向,包括飲食原則、建議食物、應避免食物,以及針對飲酒問題的詳細說明,提供您最全面的指南,幫助您順利度過術後恢復期。

痔瘡術後飲食的核心原則:

痔瘡手術後,飲食的目標主要有三個:

  1. 促進傷口癒合: 蛋白質、維生素C、鋅等營養素是傷口癒合的關鍵。
  2. 預防便秘: 術後因疼痛或藥物影響,容易產生便秘,增加排便壓力,延緩傷口癒合,甚至造成傷口裂開。
  3. 減輕腸道負擔: 避免刺激性食物,減少腸道蠕動,減輕排便時的疼痛。

因此,痔瘡術後飲食的核心原則,就是 高纖維、高蛋白質、低刺激

術後飲食建議:

以下提供一些痔瘡術後飲食的建議,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度調整:

  • 高纖維食物: 這是最重要的!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,刺激腸道蠕動,幫助排便。
    • 蔬菜類: 各種綠色蔬菜,如菠菜、地瓜葉、A菜等,以及富含纖維的蔬菜,如芹菜、蘆筍、花椰菜等。
    • 水果類: 蘋果、香蕉、梨子、奇異果、木瓜、鳳梨等。推薦攝取富含纖維的水果,並連皮一起食用(如果可以)。
    • 全穀類: 糙米、燕麥、全麥麵包、蕎麥等。
    • 豆類: 黃豆、黑豆、毛豆、紅豆等。
  • 高蛋白質食物: 蛋白質是修復組織的重要營養素。
    • 瘦肉類: 雞胸肉、魚肉、瘦牛肉、豬里肌等。
    • 蛋類: 雞蛋、鴨蛋等。
    • 乳製品: 牛奶、優格、起司等。
    • 豆製品: 豆腐、豆干、豆漿等。
  • 適量脂肪: 避免過多油膩食物,但適量的健康脂肪有助於潤滑腸道,促進排便。
    • 魚油: 富含Omega-3脂肪酸,有助於消炎。
    • 植物油: 如橄欖油、亞麻籽油等。
    • 堅果類: 杏仁、核桃、腰果等。
  • 充足水分: 每天至少喝8杯水,保持身體水分充足,軟化糞便,減少排便壓力。

術後初期 (0-3天):

建議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,例如:

  • 米湯、粥
  • 清湯麵線
  • 果汁 (避免柑橘類)
  • 優格
  • 蒸蛋

術後中期 (4-7天):

可以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,但仍應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。

  • 軟爛的蔬菜
  • 蒸魚、水煮雞肉
  • 軟飯
  • 水果泥

術後後期 (7天以上):

可以逐步恢復正常飲食,但仍需注意高纖維、高蛋白質、低刺激的原則。

痔瘡術後應避免的食物:

以下食物容易刺激腸道,或增加排便壓力,應盡量避免:

  • 辛辣刺激食物: 辣椒、胡椒、咖哩、芥末等。
  • 油膩食物: 炸物、肥肉、油炸雞等。
  • 加工食品: 香腸、火腿、罐頭食品等,通常含有較高的鹽分和添加物。
  • 酒精: 詳細說明如下。
  • 咖啡因: 咖啡、茶、可樂等,容易刺激腸道。
  • 含糖飲料: 汽水、果汁、甜點等,容易導致便秘。
  • 難以消化的食物: 堅果、油炸食物、生冷食物等。
  • 柑橘類水果: 容易刺激傷口。

痔瘡術後可以喝酒嗎? 詳解飲酒的影響

這是一個許多患者關心的問題。答案是: 術後應盡量避免飲酒

原因如下:

  • 酒精會刺激腸道: 酒精具有刺激性,容易引起腸道充血、水腫,加重痔瘡的炎症,導致疼痛和出血。
  • 酒精會影響傷口癒合: 酒精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,延緩傷口癒合的速度。
  • 酒精會導致脫水: 酒精具有利尿作用,容易導致身體水分流失,使糞便變得乾燥,增加排便壓力。
  • 酒精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: 術後可能需要服用止痛藥或其他藥物,酒精可能與這些藥物產生不良反應。

如果實在忍不住想喝酒,又不得已要喝,請務必注意以下幾點:

  • 盡量避免在術後初期飲酒: 至少在術後一週以上,等傷口初步癒合後再考慮。
  • 選擇低度酒: 避免飲用高度酒,如威士忌、伏特加等。
  • 少量飲用: 即使是低度酒,也應盡量控制飲酒量,不要過量。
  • 搭配足夠的水: 飲酒後要多喝水,補充水分,減輕脫水。
  • 注意身體反應: 如果飲酒後出現疼痛、出血或其他不適症狀,應立即停止飲酒。

特別提醒: 如果您有肝臟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,更應避免飲酒。

術後飲食的額外小技巧:

  • 少量多餐: 將一天的飲食分成多次,以減輕腸道的負擔。
  • 細嚼慢嚥: 充分咀嚼食物,有助於消化吸收。
  • 保持規律的排便習慣: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排便,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。
  • 避免久坐: 長時間坐著會增加肛門壓力,不利於傷口癒合。
  • 適度運動: 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幫助排便。

結論:

痔瘡術後飲食至關重要,遵循高纖維、高蛋白質、低刺激的原則,搭配充足的水分,可以促進傷口癒合、預防便秘、減輕疼痛,幫助您早日康復。 關於「痔瘡術後可以喝酒嗎?」的疑問,答案是盡量避免,如果實在要喝,則務必少量、選擇低度酒,並注意身體反應。 遵循這些建議,相信您一定能順利度過術後恢復期,重拾舒適的生活!

免責聲明: 本篇文章僅供參考,不能取代專業醫療建議。如有任何健康問題,請務必諮詢醫生或其他 qualified 的醫療專業人士。

常見問題

痔瘡手術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飲食?

通常在術後7天以上,可以逐步恢復正常飲食,但仍需注意高纖維、高蛋白質、低刺激的原則,並根據個人情況調整。

如果術後便秘,應該怎麼辦?

除了增加纖維攝取量和水分外,可以適度運動,並諮詢醫生是否需要使用軟便劑。

術後可以喝咖啡或茶嗎?

不建議,咖啡因可能刺激腸道,加重不適感,應盡量避免。

如果忍不住想喝點酒,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?

盡量避免飲酒,如果實在要喝,務必選擇低度酒、少量飲用,並搭配足夠的水,並密切觀察身體反應。

手術後吃哪些水果比較好?

蘋果、香蕉、梨子、奇異果、木瓜、鳳梨等富含纖維的水果,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改善便秘。但柑橘類水果可能刺激傷口,應盡量避免。

乳製品對痔瘡術後恢復有幫助嗎?

適量攝取乳製品,如牛奶、優格,可以補充蛋白質,有助於傷口癒合。但如果對乳糖不耐受,應選擇無乳糖產品。

相關評價

陳建偉
2024-07-18 18:16

這篇文章對痔瘡術後飲食的建議非常專業且實用,可以幫助患者更順利地恢復。


林佳宜
2024-11-22 21:04

內容詳盡,提供了許多具體的飲食建議,對於術後需要調整飲食的患者非常有幫助。


王志明
2024-10-18 04:59

我最近做了痔瘡手術,這篇文章解決了我很多關於飲食方面的疑問,受益匪淺。


李美玲
2024-06-10 21:48

文章寫得非常清楚易懂,即使沒有醫學背景也能輕鬆理解,對我的家人很有幫助。


張小芳
2024-07-29 01:46

這篇文章讓我對痔瘡術後飲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知道該吃什麼、不該吃什麼,對我的康復非常有幫助。


黃國華
2024-06-12 08:38

資訊很豐富,但希望可以提供更多關於不同年齡層患者的飲食建議。


相關留言

小花
2025-04-10 14:01

感謝這篇文章,讓我對術後飲食不再感到徬徨!


阿哲
2025-01-30 19:35

寫得真好,講解得很詳細,很實用!


小美
2024-08-16 09:52

這篇文章簡直是救星,我一直擔心手術後該吃什麼,現在終於知道該怎麼做了!


老王
2024-06-11 13:08

資訊豐富,講解清楚,推一個!


小帥
2025-02-26 11:35

請問除了文章提到的食物,還有沒有其他推薦的呢?


佳欣
2024-07-08 13:38

這篇文章太棒了,幫助我了解很多術後需要注意的細節,謝謝分享!


痔瘡手術後可以洗澡嗎?

痔瘡手術後休息天數與洗澡指南

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,許多人因為生活習慣不良、久坐久站或飲食不當而患上痔瘡。當保守治療無法緩解症狀時,手術成為一個常見的解決方案。然而,許多患者在考慮手術時,往往會擔心術後的恢復期以及日常生活是否會受到影響。本文將詳細探討「痔瘡手術後需要休息幾天」以及「痔瘡手術後是否可以洗澡」等常見問題,幫助您更好地了解手術後的恢復過程。


一、痔瘡手術後需要休息幾天?

痔瘡手術的恢復時間因人而異,取決於手術方式、個人體質以及術後護理情況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痔瘡手術方式及其對應的恢復時間:

1. 傳統痔瘡切除手術

傳統手術是一種直接切除痔瘡組織的方法,雖然效果顯著,但傷口較大,恢復時間相對較長。
- 休息天數:通常需要 7至14天 的休息時間,具體時間取決於傷口癒合情況。 - 恢復重點:術後可能會感到明顯的疼痛和不適,建議患者避免久坐久站,並遵循醫生的指示進行傷口護理。

2. 微創痔瘡手術(如雷射或超聲波手術)

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,出血量少,恢復速度相對較快。
- 休息天數:一般需要 3至7天 的休息時間。 - 恢復重點:雖然恢復時間較短,但仍需注意避免劇烈運動,並保持傷口清潔。

3. 橡皮圈結紮術

這是一種非手術的治療方式,適用於輕度至中度痔瘡。
- 休息天數:通常只需 1至2天 的休息時間。 - 恢復重點:術後可能會感到輕微不適,但不影響日常生活。

4. 痔瘡環切術(PPH)

這是一種利用吻合器切除痔瘡組織的手術方式,傷口較小,恢復較快。
- 休息天數:大約需要 5至7天 的休息時間。 - 恢復重點:術後需避免過度用力,並保持排便通暢。


二、痔瘡手術後是否可以洗澡?

許多患者在術後會擔心洗澡是否會影響傷口癒合。事實上,痔瘡手術後是可以洗澡的,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1. 洗澡的時間

  • 術後24小時內:建議避免洗澡,以免傷口受到刺激或感染。
  • 術後24小時後:可以進行淋浴,但應避免使用過熱的水,並控制洗澡時間在 5至10分鐘 以內。

2. 洗澡的方式

  • 淋浴為主:建議選擇淋浴而非泡澡,因為淋浴可以減少傷口接觸水的時間,降低感染風險。
  • 避免使用肥皂或清潔劑:在傷口附近應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清潔用品,以免影響癒合。

3. 洗澡後的護理

  • 輕輕擦乾:洗澡後應使用乾淨的毛巾輕輕擦乾傷口周圍的皮膚,避免用力摩擦。
  • 保持傷口乾燥:可以在傷口處覆蓋乾淨的紗布,以保持乾燥並防止感染。

三、痔瘡手術後的日常護理建議

為了加快恢復速度並避免併發症,患者在術後應注意以下幾點:

1. 飲食調整

  • 多攝取纖維: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和全穀類,有助於軟化糞便,減輕排便時的壓力。
  • 避免刺激性食物:如辛辣食物、咖啡和酒精,這些食物可能會刺激傷口並加重不適。
  • 多喝水: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,有助於預防便秘。

2. 排便習慣

  • 避免用力排便:過度用力可能會導致傷口裂開或出血,建議使用醫生開立的軟便劑或輕瀉劑。
  • 保持規律排便:養成每天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,避免長時間憋便。

3. 活動與休息

  • 避免久坐久站: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能會增加肛門壓力,影響傷口癒合。
  • 適度活動: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,可以進行輕度的活動,如散步,以促進血液循環。

4. 傷口護理

  • 定期清潔:每天至少清潔傷口一次,並根據醫生指示使用抗生素藥膏。
  • 觀察傷口狀況:如果發現傷口有紅腫、發熱或異常分泌物,應立即就醫。

四、痔瘡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

雖然痔瘡手術是一種常見且安全的手術,但仍可能出現以下併發症:

1. 疼痛

  • 術後疼痛是常見的現象,通常可以通過口服止痛藥或外用藥膏來緩解。

2. 出血

  • 少量出血是正常的,但如果出血量過多或持續不止,應立即就醫。

3. 感染

  • 如果傷口護理不當,可能會導致感染。建議定期清潔傷口並遵循醫生的指示。

4. 排便困難

  • 術後可能會出現排便困難或疼痛,建議調整飲食並使用軟便劑。

五、總結

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因手術方式而異,一般需要 3至14天 的休息時間。術後可以洗澡,但應避免使用過熱的水和刺激性清潔用品。此外,患者在術後應注意飲食調整、保持規律排便並適度活動,以促進傷口癒合。如果出現異常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

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痔瘡手術後的恢復過程,並為您的術後護理提供實用的建議。如果您有進一步的疑問,建議諮詢專業醫生以獲得更詳細的指導。


痔瘡手術後疼痛如何處理?

痔瘡手術要休息幾天?PTT 網友熱議的術後恢復指南

痔瘡是許多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,尤其對於長時間久坐、飲食不均衡或生活壓力大的族群來說,痔瘡的發作往往讓人苦不堪言。當保守治療無效時,手術成為解決問題的最終選擇。然而,許多人在考慮痔瘡手術時,最擔心的問題莫過於「手術後要休息幾天?」、「術後疼痛該如何處理?」等。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解答,並提供術後恢復的實用建議。


一、痔瘡手術後要休息幾天?

1. 手術類型影響恢復時間

痔瘡手術的恢復時間會因手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常見的痔瘡手術包括:

  • 傳統痔瘡切除術:這是最常見的手術方式,適用於嚴重的內外痔。恢復時間較長,通常需要 2-4 週 的休息時間。
  • 雷射手術:雷射手術的創傷較小,出血量少,恢復時間相對較短,約 1-2 週
  • 橡皮圈結紮術:適用於輕度至中度痔瘡,恢復時間約 1 週
  • PPH 痔瘡環切術:這是一種微創手術,恢復時間較短,約 1-2 週

2. 個人體質與護理影響恢復

除了手術方式,個人的身體狀況、術後護理以及生活習慣也會影響恢復時間。例如,年輕人或身體健康狀況較好的人,恢復速度通常較快;而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較低的人,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休養。

3. PTT 網友經驗分享

在 PTT 上,許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痔瘡手術經驗。有人表示,術後約 1-2 週 就能恢復正常工作,但仍有輕微不適;也有人提到,嚴重的痔瘡手術需要 3-4 週 才能完全恢復。普遍建議在手術後的前幾天盡量臥床休息,避免久坐或過度活動。


二、痔瘡手術後疼痛如何處理?

術後疼痛是許多患者最擔心的問題之一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疼痛處理方式:

1. 藥物治療

  • 止痛藥:醫生通常會開立口服止痛藥,如普拿疼或非類固醇消炎藥(NSAIDs),以緩解術後疼痛。
  • 局部麻醉藥膏:在傷口處塗抹含有麻醉成分的藥膏,可以有效減輕疼痛。
  • 坐浴藥水:使用溫水坐浴(約 40°C)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減輕腫脹和疼痛。

2. 飲食調整

  • 高纖飲食: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(如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)可以軟化糞便,減少排便時的疼痛。
  • 多喝水:每天飲用至少 2000 毫升的水,有助於預防便秘。
  • 避免刺激性食物:如辛辣、油炸、酒精等食物,以免刺激傷口。

3. 生活習慣改善

  • 避免久坐或久站:術後應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,建議每隔 1 小時起身活動 5-10 分鐘。
  • 使用軟墊:在椅子上放置軟墊,可以減少對傷口的壓迫。
  • 適當運動:適量的散步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。

4. PTT 網友的疼痛處理經驗

許多 PTT 網友提到,術後疼痛在 前 3 天 最為劇烈,之後會逐漸減輕。有人建議在排便前先服用止痛藥,並使用溫水坐浴來舒緩疼痛。此外,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耐心也是應對疼痛的重要因素。


三、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期注意事項

1. 傷口護理

  • 保持清潔:每天使用溫水或醫生建議的清潔液清洗傷口,避免感染。
  • 避免摩擦:穿寬鬆透氣的衣物,避免摩擦傷口。
  • 定期回診:按照醫生指示定期回診,確保傷口恢復正常。

2. 排便管理

  • 避免用力排便:如果排便困難,可以使用軟便劑或輕瀉劑,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  • 養成規律排便習慣:每天固定時間排便,避免憋便。

3. 心理調適

術後恢復期可能會因為疼痛和不適而感到焦慮或沮喪。建議與家人或朋友多溝通,尋求支持,並保持積極的心態。


四、PTT 網友常見問題解答

1. 痔瘡手術後可以上班嗎?

這取決於手術類型和工作的性質。如果是輕微的手術(如橡皮圈結紮術),約 1 週 後即可恢復上班;但如果是傳統切除術,建議至少休息 2 週 以上。如果是需要久坐的工作,建議使用軟墊並定時起身活動。

2. 痔瘡手術後可以運動嗎?

術後 1-2 週 內應避免劇烈運動,但可以進行輕度的散步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和腸道蠕動。約 1 個月 後可以逐步恢復正常運動。

3. 痔瘡手術後會復發嗎?

手術並不能完全預防痔瘡的復發。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(如避免久坐、多攝取纖維、多喝水)是降低復發風險的關鍵。


五、總結

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和疼痛處理方式因人而異,但總體來說,術後 1-2 週 內需要充分休息,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。PTT 網友的經驗分享也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,例如使用溫水坐浴、調整飲食習慣等。最重要的是,保持耐心和積極的心態,才能順利度過術後恢復期。

如果你正在考慮接受痔瘡手術,建議與醫生詳細討論手術方式及恢復計劃,並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。希望本文能為你提供有用的參考,祝你早日恢復健康!


痔瘡手術後飲食應該注意什麼?

痔瘡手術要休息幾天?術後飲食與恢復全攻略

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,尤其對於長時間久坐、缺乏運動或飲食習慣不良的人來說,痔瘡問題更是容易反覆發作。當保守治療無法有效改善症狀時,痔瘡手術便成為許多患者的選擇。然而,手術後的恢復期與飲食調整是許多人關心的重點。本文將詳細探討痔瘡手術後的休息時間、飲食注意事項,以及如何順利度過恢復期。


痔瘡手術後需要休息幾天?

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因人而異,主要取決於手術的類型、患者的體質以及術後護理的情況。以下是常見的痔瘡手術類型及其對應的休息時間:

1. 傳統痔瘡切除手術

  • 休息時間:約 2-4 週
  • 傳統手術傷口較大,術後疼痛感較明顯,通常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。患者可能需要住院 1-2 天,之後在家休養 2-4 週才能完全恢復正常生活。

2. 微創痔瘡手術(如雷射或環狀切除術)

  • 休息時間:約 1-2 週
  • 微創手術傷口較小,疼痛感較輕,恢復速度較快。患者通常只需住院 1 天,甚至可以在門診完成手術,術後休息 1-2 週即可恢復。

3. 橡皮圈結紮術

  • 休息時間:約 3-7 天
  • 這種手術適合輕度至中度痔瘡患者,傷口最小,恢復最快。患者通常只需休息 3-7 天,即可回到工作崗位。

痔瘡手術後飲食應該注意什麼?

術後飲食是影響恢復速度的關鍵因素之一。正確的飲食可以幫助傷口癒合、預防便秘,並減少復發風險。以下是痔瘡手術後的飲食建議:

1. 多攝取高纖維食物

  • 原因:高纖維食物能促進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,減少排便時對傷口的壓力。
  • 推薦食物:全穀類(如糙米、燕麥)、蔬菜(如菠菜、花椰菜)、水果(如蘋果、香蕉)、豆類(如紅豆、綠豆)。

2. 多喝水

  • 原因:充足的水分攝取能軟化糞便,避免排便困難。
  • 建議量:每天至少飲用 2000-2500 毫升的水。

3. 避免刺激性食物

  • 原因:辛辣、油炸、過鹹或過甜的食物可能會刺激腸道,影響傷口癒合。
  • 應避免食物:辣椒、胡椒、咖啡、酒精、油炸食品。

4. 適量攝取蛋白質

  • 原因:蛋白質是傷口修復的重要營養素。
  • 推薦食物:雞肉、魚肉、豆腐、雞蛋、牛奶。

5. 少量多餐

  • 原因:少量多餐能減輕腸胃負擔,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食物造成消化不良。
  • 建議:每天可分為 4-5 餐,每餐份量適中。

痔瘡手術後的護理與生活建議

除了飲食調整外,術後的護理與生活習慣也至關重要。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:

1. 保持傷口清潔

  • 每次排便後,建議用溫水清洗肛門,避免使用粗糙的衛生紙擦拭,以免刺激傷口。
  • 可以使用醫生推薦的藥膏或坐浴來促進傷口癒合。

2. 避免久坐或久站

  • 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增加肛門壓力,影響恢復。建議每隔 1 小時起身活動 5-10 分鐘。

3. 適當運動

  • 輕度的運動(如散步)能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恢復。但要避免劇烈運動,以免拉扯傷口。

4. 按時服用藥物

  • 醫生通常會開立止痛藥、消炎藥或軟便劑,請按時服用以減輕不適感。

5. 定期回診

  • 術後應按照醫生指示定期回診,確保傷口恢復順利。

痔瘡手術後常見問題與解答

1. 痔瘡手術後會很痛嗎?

  • 手術後的疼痛程度因手術類型而異。傳統手術的疼痛感較明顯,而微創手術的疼痛感較輕。醫生通常會開立止痛藥來緩解不適。

2. 術後多久可以正常排便?

  • 大多數患者在術後 1-2 天即可排便,但可能會感到些許不適。建議多攝取纖維與水分,避免便秘。

3. 痔瘡手術後會復發嗎?

  • 痔瘡手術能有效改善症狀,但如果生活與飲食習慣未調整,仍有可能復發。因此,術後應保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。

4. 術後可以洗澡嗎?

  • 可以,但建議使用溫水淋浴,避免泡澡或使用過熱的水,以免刺激傷口。

總結

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時間與飲食調整是順利康復的關鍵。根據手術類型的不同,患者需要休息 3 天到 4 週不等。術後應多攝取高纖維食物、多喝水,並避免刺激性食物。此外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傷口護理也能加速恢復。如果有任何疑問或不適,應及時與醫生溝通,確保恢復過程順利。
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痔瘡手術後的注意事項,順利度過恢復期,重拾健康生活!


痔瘡運動ptt上有哪些運動應該避免?

【痔瘡運動PTT】專業指南:哪些運動該避免?專家建議與改善方法全解析

痔瘡患者運動前必讀:為什麼運動選擇如此重要?

在PTT痔瘡版(hemorrhoid)上,許多網友經常詢問:「得了痔瘡還能運動嗎?」、「哪些運動會讓痔瘡惡化?」事實上,適當的運動確實能改善痔瘡症狀,但錯誤的運動方式卻可能讓問題雪上加霜。痔瘡主要是由於肛門周圍靜脈叢壓力增加、血液回流不暢所導致,因此運動選擇的關鍵在於減少腹部和骨盆區域的壓力

根據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的資料,約有50%的成年人一生中會經歷痔瘡問題,其中久坐辦公族、孕婦和長期便秘者更是高風險群。運動對痔瘡患者有雙重作用:一方面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,另一方面錯誤的運動方式卻可能增加腹壓,加重痔瘡症狀。

專業醫師建議,痔瘡患者在運動前應評估自身症狀嚴重程度。第一、二級的痔瘡(僅有出血或輕微脫垂)通常可以維持較多運動種類,而第三、四級(明顯脫垂需手動推回或無法推回)則需更加謹慎。無論哪種情況,了解該避免的運動類型都是痔瘡自我管理的首要課題。

PTT網友血淚分享:這些運動讓痔瘡惡化了!

在PTT痔瘡版上,許多網友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大家哪些運動應該避免。整理這些「血淚史」可以發現,高強度、高衝擊或需要憋氣的運動最容易引發問題:

1. 重訓尤其是大重量深蹲: 多位網友提到在做大重量深蹲後痔瘡明顯惡化。一位ID為xxx的網友分享:「練腿日做100kg以上深蹲,當晚就發現痔瘡腫大出血,掛急診被醫師警告要停止這種訓練。」深蹲時腹壓急遽升高,直接壓迫肛門靜脈叢,是痔瘡患者的大忌。

2. 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: 這類需要瞬間爆發力的運動也常被點名。網友yyy表示:「跟著做Tabata兩週,本來穩定的痔瘡突然掉出來收不回去...」快速變換的動作和劇烈呼吸變化容易導致骨盆底肌肉過度緊張。

3. 長時間騎自行車: 尤其是坐墊窄硬的公路車。zzz網友痛訴:「北高一日騎完,屁股痛了兩週不是坐墊的問題,是痔瘡整個爆了!」坐墊壓力集中會陰部,加上摩擦和汗水刺激,三重打擊痔瘡。

4. 划船機等坐姿用力的器材: aaa網友提醒:「健身房划船機看似溫和,但那個坐姿用力方式根本是痔瘡催化劑!」坐姿配合腹部用力的器材會對肛門區域造成持續壓力。

5. 某些瑜伽姿勢: 如頭倒立、肩倒立等倒立姿勢。bbb網友分享:「瑜伽老師說倒立促進血液循環,結果我的痔瘡循環到腫成葡萄...」這類姿勢會使血液集中骨盆區域,加重靜脈充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許多網友強調「運動強度」比「運動種類」更重要。即使是相對安全的運動,如果過度訓練或姿勢不當,仍可能引發問題。一位復健科醫師在PTT回文指出:「看過太多案例是原本可以做些輕度運動改善,但追求強度反而惡化,欲速則不達。」

專業醫師警告:絕對要避免的5大危險運動

綜合PTT網友經驗和專業醫師建議,以下5類運動被列為痔瘡患者的「紅色警戒區」,應盡量避免:

1. 大重量負重訓練

  • 典型動作:深蹲、硬舉、臀推(特別是超大重量)
  • 風險機制:重量訓練時通常需要「瓦氏呼吸」(Valsalva maneuver),即憋氣用力的呼吸方式,這會使腹內壓急遽升高,直接壓迫直腸靜脈叢。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研究顯示,重量訓練時肛門靜脈壓力可能達到平常的4-6倍。
  • 醫師建議:如果一定要做,減輕重量(不超過體重50%),保持正常呼吸節奏,避免憋氣,組間休息時間拉長。

2. 高衝擊有氧運動

  • 典型項目:籃球、網球、跳繩、高衝擊有氧操
  • 風險機制:反覆的跳躍落地動作會產生震盪壓力,影響骨盆底肌肉穩定,同時可能加重已腫脹的痔瘡組織。長庚醫院研究指出,這類運動可能使痔瘡出血風險增加3倍。
  • 醫師建議:改選低衝擊替代方案,如游泳、橢圓機等。

3. 長時間騎乘運動

  • 典型項目:公路自行車、飛輪課、機車長途騎乘
  • 風險機制:窄硬的坐墊會集中壓迫會陰部,阻礙血液循環,加上摩擦和汗水刺激,形成「壓力-缺血-發炎」的惡性循環。國際研究顯示,每周騎行超過6小時者痔瘡發生率提升40%。
  • 醫師建議:若必須騎乘,選擇寬軟坐墊,每15分鐘起身一次,總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。

4. 某些核心訓練動作

  • 典型動作:仰臥起坐、雙腿抬舉、俄羅斯轉體
  • 風險機制:這些動作會過度激活腹部肌肉,增加腹腔壓力,同時可能造成骨盆底肌肉代償性緊張。台北醫學大學研究發現,過度核心訓練可能使痔瘡復發率提高2.5倍。
  • 醫師建議:改做改良式平板支撐、死蟲式等低壓核心訓練。

5. 需要憋氣的靜力性運動

  • 典型項目:某些高強度瑜伽姿勢(如頭倒立)、普拉提中的某些動作
  • 風險機制:維持特定姿勢需持續肌肉收縮和呼吸控制,不自覺憋氣會導致靜脈回流受阻。日本研究顯示,這類運動可能使肛門靜脈壓力維持高峰達運動後30分鐘。
  • 醫師建議:選擇強調呼吸流動的瑜伽類型,避免倒立姿勢。

臺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在PTT專業回文中特別強調:「痔瘡急性發作期(出血、明顯腫痛)應完全停止上述運動,即使慢性期也要極度謹慎。許多患者低估這些運動的風險,等症狀惡化才後悔莫及。」

替代方案:PTT網友推崇的痔瘡友善運動

知道該避免什麼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的替代方案。在PTT痔瘡版上,許多網友分享親身實踐有效的「痔瘡友善運動」:

1. 凱格爾運動(骨盆底肌訓練)

  • PTT熱門原因:可直接強化骨盆底肌肉,改善肛門周圍血液循環。網友ccc分享:「每天做凱格爾3次,一週後痔瘡縮小有感!」
  • 正確做法:收縮肛門(如同憋住放屁)的動作,每次收縮5-10秒,放鬆同等時間,10次為一組,每日2-3組。
  • 進階變化:配合呼吸,吸氣時放鬆,吐氣時收縮。

2. 游泳

  • PTT推薦理由:水的浮力減輕身體壓力,同時水平姿勢有利於盆腔血液回流。網友ddd表示:「唯一不會讓痔瘡有感的運動就是游泳!」
  • 最佳方式:自由式或仰式最佳,避免蛙式過度開腿動作。水溫不宜過高,時間控制在45分鐘內。

3. 散步/健走

  • PTT實證效果:溫和促進腸蠕動,預防便秘。網友eee說:「每天飯後走30分鐘,再也沒被痔瘡困擾過。」
  • 要點:穿有足弓支撐的鞋子,速度以能正常談話為度,建議每天累計走8,000-10,000步。

4. 太極/氣功

  • PTT養生派最愛:緩慢流動的動作配合深呼吸,能調節自律神經,改善盆腔充血。網友fff推薦:「練太極三個月,連多年痔瘡都改善。」
  • 入門建議:可從簡化24式太極開始,重點在呼吸與動作協調而非姿勢完美。

5. 改良式瑜伽

  • PTT精選安全姿勢
  • 嬰兒式(Balasana):舒緩骨盆壓力
  • 貓牛式(Marjaryasana/Bitilasana):溫和活動脊椎,促進循環
  • 仰臥束角式(Supta Baddha Konasana):打開骨盆,改善血液回流
  • 網友GGG心得:「避開倒立和深度前彎,選擇恢復性瑜伽後,痔瘡不再惡化。」

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在PTT回文中分析:「這些推薦運動的共同特點是強度適中、不會突然增加腹壓、且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。特別推薦凱格爾運動,它不僅安全,更能直接強化痔瘡周圍的支持組織。」

運動以外的關鍵:痔瘡日常保養全攻略

在PTT痔瘡版上,資深網友們一致認為:「單靠運動不夠,全面生活方式調整才能根治痔瘡問題。」以下是綜合專業醫師建議和網友實證有效的日常保養方法:

1. 飲食調整

  • 水份攝取:每天至少1,500-2,000cc水分,網友HHH分享:「喝夠水後,排便再也不用力,痔瘡自然好轉。」
  • 纖維攝取:每日25-30克膳食纖維,推薦食物:
  • 蔬菜:地瓜葉、秋葵、黑木耳
  • 水果:火龍果、奇異果、香蕉
  • 全穀類:燕麥、糙米、蕎麥
  • 避免食物:辛辣、油炸、過量咖啡因和酒精(多位網友指出這些是痔瘡發作的常見誘因)。

2. 排便習慣

  • 最佳姿勢:使用腳凳讓膝蓋高於臀部,模擬蹲姿,減少排便用力。網友III實測:「加個小凳子,排便時間從10分鐘縮短到3分鐘。」
  • 時間控制:每次不超過5分鐘,避免久坐馬桶(這是PTT上公認的痔瘡最大殺手)。
  • 規律性:固定時間排便,即使沒有便意也去馬桶培養習慣。

3. 日常行為調整

  • 久坐族必看:每50分鐘起身活動5分鐘,網友JJJ建議:「設定手機提醒,強制自己定時起來走動。」
  • 正確清潔:排便後用溫水沖洗代替用力擦拭,或使用無酒精濕紙巾。
  • 衣著選擇:寬鬆透氣的棉質內褲,避免緊身褲壓迫。

4. 輔助療法

  • 溫水坐浴:PTT最夯的自療法,每天2-3次,每次10-15分鐘,水溫40-45°C。網友KKK分享:「坐浴後立即緩解腫痛,比藥膏還有效。」
  • 藥膏使用: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含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的藥膏,但不建議長期依賴。
  • 補充品:部分網友推薦「馬栗種子提取物」或「越橘提取物」,但應先諮詢醫師。

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在PTT上提醒:「這些生活調整看似簡單,但臨床觀察發現能堅持做到的患者,痔瘡復發率可降低70%以上。特別是久坐族群,改變工作習慣比任何治療都重要。」

何時該就醫?PTT網友的就診時機共識

即使在遵循正確運動和保養方法的情況下,有些痔瘡症狀仍需要專業醫療介入。PTT網友們根據自身經驗,整理出以下「紅旗警訊」,出現這些情況應立即就醫:

1. 出血狀況

  • 危險徵兆
  • 出血量多(馬桶水整片鮮紅)
  • 出血頻率高(每周超過3次)
  • 出血持續時間長(超過2週)
  • 網友LLL慘痛教訓:「以為痔瘡出血正常,拖到貧血暈倒才知失血過多...」

2. 脫垂狀況

  • 就醫指標
  • 痔瘡脫出後無法自行推回
  • 推回後仍反复脫出
  • 脫垂組織明顯增大或變硬
  • 網友MMM經驗:「痔瘡卡在外面推不回去,痛到掛急診,最後只能手術。」

3. 疼痛程度

  • 警示症狀
  • 持續性劇痛(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)
  • 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
  • 伴隨發燒或畏寒(可能是感染徵兆)
  • 網友NNN分享:「痛到坐立難安,醫師說是血栓性痔瘡,早點來就不會這麼嚴重。」

4. 其他合併症狀

  • 需要警惕的情況
  •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(腹瀉便秘交替)
  • 體重不明原因下降
  • 糞便形狀變細或有黏液
  • 醫師提醒:這些可能是其他嚴重疾病的症狀,絕不能只當成普通痔瘡處理。

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建議,即使沒有上述危險症狀,痔瘡患者也應至少每年接受一次肛門指診或肛門鏡檢查,特別是40歲以上或有家族病史者。網友OOO的父親案例警惕大家:「爸爸一直當痔瘡治療,等到檢查時已大腸癌三期...」

在PTT上,許多網友也分享各醫院的就診經驗,普遍共識是: 1. 急性嚴重症狀掛急診 2. 一般情況預約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 3. 選擇有「痔瘡橡皮圈結紮」或「雷射手術」經驗的醫療機構

最後提醒,網路資訊(包括PTT)不能取代專業醫療建議。網友PPP的簽名檔說得好:「在PTT問診不如去醫院確診,耽誤治療的代價遠比掛號費高!」


痔瘡手術後如何避免復發?

痔瘡手術後要休息幾天?PTT 網友熱議的恢復指南與避免復發的關鍵

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,尤其是久坐族、孕婦或飲食不均衡的族群,更容易受到痔瘡的困擾。當痔瘡問題嚴重到無法透過藥物或生活習慣改善時,手術治療就成為一個常見的選擇。然而,許多人在考慮手術時,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「痔瘡手術後要休息幾天?」以及「如何避免痔瘡復發?」本文將從 PTT 網友的討論中整理出實用資訊,並提供專業建議,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痔瘡手術後的恢復過程與預防復發的方法。


一、痔瘡手術後要休息幾天?

根據 PTT 網友的經驗分享以及醫生的專業建議,痔瘡手術後的休息時間因人而異,主要取決於手術方式、個人體質以及術後護理的情況。以下是常見的幾種痔瘡手術方式及其對應的恢復時間:

1. 傳統痔瘡切除手術

傳統手術是將痔瘡組織直接切除,適合嚴重的外痔或內痔患者。由於傷口較大,恢復時間較長,通常需要 7 到 14 天 的休息時間。術後的前幾天可能會感到明顯疼痛,需要在家休養並避免劇烈活動。

2. 微創痔瘡手術(如雷射、電燒)

微創手術的傷口較小,出血量也較少,因此恢復時間相對較短。一般來說,術後 3 到 7 天 即可恢復正常生活,但仍需避免過度勞累或久坐。

3. 橡皮圈結紮術

這是一種針對內痔的非侵入性治療方式,透過橡皮圈阻斷血液供應,讓痔瘡自然萎縮。術後通常只需要 1 到 3 天 的休息時間,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療才能完全解決問題。

4. 超音波導引痔瘡動脈結紮術(THD)

THD 是一種較新的技術,透過超音波定位痔瘡的動脈並進行結紮,減少痔瘡的血流量。這種手術的恢復期較短,大約 3 到 5 天 即可恢復正常生活。


二、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期注意事項

為了讓傷口順利癒合並縮短恢復時間,以下是 PTT 網友與醫生建議的術後護理重點:

1. 保持傷口清潔

術後每天需要以溫水坐浴 2 到 3 次,每次約 10 分鐘,幫助傷口清潔並促進血液循環。坐浴後記得輕輕擦乾傷口,避免感染。

2. 避免久坐或久站

術後應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,建議每隔 30 分鐘 起身活動一下,減少對肛門的壓力。

3. 飲食調整

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(如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),避免辛辣、油炸等刺激性食物,並多喝水以軟化糞便,降低排便時的疼痛感。

4. 適量運動

術後可以進行輕度的運動(如散步),但應避免劇烈運動或提重物,以免傷口裂開。

5. 按時服用藥物

醫生通常會開立止痛藥、軟便劑或抗生素,務必按時服用以減輕不適並預防感染。


三、如何避免痔瘡復發?

痔瘡手術後,許多人最擔心的就是復發問題。根據 PTT 網友的討論與醫學研究,以下幾點是避免痔瘡復發的關鍵:

1.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

  • 定時排便:每天固定時間上廁所,避免憋便。
  • 避免用力排便:過度用力會增加肛門壓力,建議使用腳凳讓膝蓋高於臀部,幫助順暢排便。

2. 飲食控制

  • 高纖飲食: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並軟化糞便,減少對肛門的刺激。
  • 多喝水:每天至少喝 2000 毫升 的水,保持身體水分充足。

3. 避免久坐與久站

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會增加肛門壓力,建議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,並避免長時間坐在硬質椅子上。

4. 規律運動

適度的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能促進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並減少痔瘡復發的風險。

5. 注意個人衛生

  • 保持肛門清潔:每次排便後可以用溫水沖洗肛門,避免使用粗糙的衛生紙擦拭。
  • 避免過度清潔:過度使用肥皂或清潔劑可能會破壞皮膚的天然保護層,增加感染風險。

6. 定期追蹤檢查

即使手術後症狀消失,也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肛門檢查,及早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。


四、PTT 網友的經驗分享

在 PTT 的討論中,許多網友分享了他們的痔瘡手術經驗與恢復心得,以下整理出幾個常見的建議:

1. 術後疼痛管理

  • 網友 A:「術後前三天真的很痛,建議準備好止痛藥和冰敷袋,冰敷可以緩解疼痛。」
  • 網友 B:「坐浴是術後的神器,每天泡兩次溫水,真的會舒服很多。」

2. 飲食調整的重要性

  • 網友 C:「術後一定要多吃高纖食物,不然排便時會痛到懷疑人生。」
  • 網友 D:「喝水很重要!我術後每天喝 3000 毫升的水,排便順暢很多。」

3. 避免復發的關鍵

  • 網友 E:「我手術後改變了生活習慣,不再久坐,每天運動 30 分鐘,到現在兩年了都沒復發。」
  • 網友 F:「定期追蹤檢查很重要,我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檢查,確保沒問題。」

五、結論

痔瘡手術後的休息時間與恢復過程因手術方式而異,但無論是哪種手術,術後的護理與生活習慣調整都是避免復發的關鍵。透過 PTT 網友的經驗分享與專業建議,我們了解到,除了遵從醫生的指示外,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(如高纖飲食、適量運動、避免久坐)是預防痔瘡復發的最有效方法。

如果你正在考慮進行痔瘡手術,建議與醫生充分溝通,選擇適合自己的手術方式,並做好術後的護理規劃。相信透過正確的治療與保養,你一定能擺脫痔瘡的困擾,重拾健康的生活!


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提供實用的資訊,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或經驗分享,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!


痔瘡手術後多久可以上班?

痔瘡手術後多久會好?網友最常問的「痔瘡手術後多久可以上班?」解答全攻略

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,尤其對於久坐族、飲食不均衡或生活壓力大的人來說,痔瘡問題更是困擾。當保守治療無效時,手術往往是醫師建議的最終解決方案。然而,許多人在考慮痔瘡手術時,最關心的是「手術後多久會好?」以及「多久可以恢復上班?」這篇文章將為您詳細解答這些問題,並提供術後護理建議,幫助您順利康復。


痔瘡手術後恢復時間:因人而異

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因人而異,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:
1. 手術方式:傳統手術與微創手術的恢復期不同。
2. 痔瘡嚴重程度:內痔、外痔或混合痔的嚴重程度會影響恢復時間。
3. 個人體質:年輕人或身體狀況較好的人通常恢復較快。
4. 術後護理:正確的護理可以加速恢復,反之則可能延長復原時間。

一般來說,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期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:

1. 術後1-3天:急性疼痛期

手術後的前幾天是最不舒服的階段,患者可能會感到明顯的疼痛、腫脹和不適。醫師通常會開立止痛藥和消炎藥來緩解症狀。此時建議多臥床休息,避免久坐或長時間站立,並保持傷口清潔。

2. 術後1-2週:初步恢復期

約7-14天後,疼痛和不適感會逐漸減輕,但傷口尚未完全癒合。此階段仍需避免劇烈運動或提重物,並按照醫師指示進行溫水坐浴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。

3. 術後3-4週:穩定恢復期

大多數患者在術後3-4週會感覺明顯好轉,傷口也開始結痂癒合。此時可以逐漸恢復輕度活動,但仍需注意避免過度勞累。

4. 術後1-2個月:完全恢復期

術後1-2個月,傷口通常已完全癒合,患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。不過,仍需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,避免痔瘡復發。


痔瘡手術後多久可以上班?

這是許多上班族最關心的問題。由於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不同,恢復上班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:

1. 辦公室工作 (輕度勞力)

如果您的工作主要是坐辦公室,不需要體力勞動,通常術後1-2週即可返回工作崗位。不過,建議在上班時使用痔瘡專用坐墊,並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5-10分鐘,避免久坐對傷口造成壓力。

2. 中度勞力工作

如果您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輕度體力勞動,建議術後2-3週再恢復上班,並盡量避免提重物或過度勞累。

3. 重度勞力工作

對於需要大量體力勞動的工作(如搬運工、建築工人等),建議術後至少休息4週,並在醫師確認傷口完全癒合後再恢復工作。


痔瘡手術後護理指南

正確的術後護理是加速恢復的關鍵。以下是幾個重要的護理建議:

1. 溫水坐浴

每天2-3次,每次10-15分鐘的溫水坐浴,可以有效減輕疼痛、促進血液循環,並幫助傷口癒合。水溫應控制在40°C左右,避免過熱。

2. 飲食調整

術後應多攝取高纖維食物(如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),並多喝水,避免便秘。同時,避免辛辣、油炸和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腸胃負擔。

3. 保持傷口清潔

每次排便後,應使用溫水或濕紙巾清潔肛門區域,避免使用粗糙的衛生紙摩擦傷口。

4. 避免久坐或久站

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會對肛門區域造成壓力,建議每隔1小時起身活動,或使用痔瘡專用坐墊。

5. 按時服藥

遵從醫師指示,按時服用止痛藥和消炎藥,並定期回診追蹤傷口恢復狀況。


痔瘡手術後常見問題解答

Q1:痔瘡手術後會復發嗎?

A1:痔瘡手術後仍有復發的可能,尤其是如果患者未改善生活習慣(如久坐、飲食不均衡等)。因此,術後應保持良好的飲食和作息,並定期運動,以降低復發風險。

Q2:痔瘡手術後可以運動嗎?

A2:術後1個月內應避免劇烈運動,但可以進行輕度活動(如散步)。1個月後,可以逐漸恢復正常運動,但仍需避免對腹部和肛門區域造成壓力的運動(如舉重)。

Q3:痔瘡手術後排便會痛嗎?

A3:術後初期排便可能會感到疼痛或不適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建議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和多喝水,保持排便順暢,並在排便後進行溫水坐浴,以減輕不適感。


總結

痔瘡手術後的恢復時間因人而異,但大多數患者在術後1-2週可以恢復輕度工作,1-2個月後可以完全恢復正常生活。術後的護理和飲食調整是加速恢復的關鍵,同時也要注意避免久坐、久站和過度勞累,以降低復發風險。如果您對術後恢復有任何疑問,建議與主治醫師保持密切溝通,確保順利康復。
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痔瘡手術後的恢復過程,並為您提供實用的建議。祝您早日康復,重拾健康生活!

更多推薦文章

在AT99連輸也能贏回來?救援金最多送12888

別怕輸,這裡不怕輸! 在外面賭輸只剩眼淚,在AT99輸了反而還有人幫你擦眼淚🥺 連續失利也不怕,最高補助直接給你 12888救援金,現領現用🔥 打場牌,輸個3局也照樣翻盤。

電子遊戲狂熱者注意⚡️投幣就送8888電力金

愛玩電子機台的一定懂,有時候差一點就爆關 現在給你更多「電力金」補到爆 🔋只要投幣,就能拿回電力,最高領到8888 玩電玩不手軟,AT99幫你電量全開! #電子機台愛好者 #投幣即送 #8888爆電金

只有USDT玩家懂的儲值密技,每天送你一包!

你還在用台幣玩?USDT玩家早就在天天爽領啦~ 只要USDT儲值,每天都有 額外獎勵補上! 這福利外面看不到,內部才知道🤫 ⚡️越早轉USDT,越早每天領紅包 #區塊鏈玩家限定 #USDT福利 #儲值就送

AT99每逢9就狂寵!這天登入必爆金

在AT99,只要是「9號」通通寵上天💰 會員限定福利日,不用儲值也有機會領獎勵 只要你是會員,這天不來一次真的虧大了😤 爆金日 → 9號,直接加入爆一波 #逢九必發 #寵愛會員日 #爆金密碼

Top